心之初LOGO
18971089239  洪山校区 18802760731  新洲校区 18971236713  阳逻校区

咨询报名

联系人:曾老师

电 话:18971089239

联系人:王老师

电 话:18971236713

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报名

孤独症康复机构:别碰我的玩具

更新时间:2023-06-13 10:08:43 来源:本站作者:心之初

孤独症康复机构心之初特殊教育学校为您分享案例:《别碰我的玩具》

丁丁今年5岁了,是一个清秀的小男孩。他有语言,在两岁时表现得还很聪慧,儿歌、唐诗一教就会,过目不忘,会识好多字。这些表现都让父母忽视了丁丁很多方面的异常表现,把这归结为孩子内向。丁丁的父母平时工作繁忙,忽视了丁丁的成长,丁丁长期由爷爷奶奶带。两位老人身体不是很好,所以很少带着丁丁出去玩,通常是让丁丁在客厅里面随意玩他喜欢的玩具。家中也没有与他同龄的小朋友,所以丁丁从小都是一个人玩,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丁丁爱吃的东西也从不愿与爸爸妈妈分享。丁丁4岁的时候,家长得知丁丁患有孤独症后,开始不停地寻找治疗方法,想尽办法去帮助丁丁融人社会,同时又觉得对丁丁有所亏欠,于是几乎满足丁丁的一切要求。除了感兴趣的事以外,丁丁几乎不与他人不互动;社交能力较差,无法与其他小朋友一同玩耍,每当其他小朋友试图碰触他的玩具时,就会不高兴地尖叫。家长反映每当他尖叫时,总是会持续10分钟以上,家长试图阻止,但完全起不到作用,也曾打过丁丁,但仍屡教不改,为此.家长很是头疼。

微信图片_202306130950142_副本.png

2016 年3 月,丁丁来到机构参加训练。最初与丁丁接触时,我看到的是一个文静的小男孩,就那样安静地站在妈妈身边,既不说话也不哭闹。我领着他进入教室也全然没有关注,只是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独自玩我给他的积木。然而,当我想要发起与他的互动时,我印象中的那个小男孩,瞬间就消失了。我拿起放在他面前的积木,想要与他一起搭积木,这是丁丁所不能接受的。他突然变得暴跳如雷,一下子就把积木推倒了,尖叫哭闹着,从椅子上滑到地上,我试图把积木还原或转移他的注意力,却都不奏效。这种行为,他一直持续了近8分钟。下课后,我询问了家长丁丁在家里的状况。妈妈告诉我,在家里,丁丁的这种行为要持续更长的时间。通过妈妈,我也了解到丁丁的行为大多是由于过度的满足和家长溺爱造成的。之后,我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让家长真正意识到过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还会养成诸多的不良行为。

微信图片_202306130950143_副本.png

在家长认可这个观点后,我开始在课堂上试图让丁丁接受和我一起玩玩具。在游戏的最初阶段,我每次只呈现出一块积木,每当丁丁安稳坐好,并且等待后,我就会把积木给他;相反地,如果他出现抢夺积木或尖叫的行为后,我就会把秒木收起来,停顿一段时间,再进行其他的教学活动,将积木以强化的形式给他,或等情绪稳定后,再重新拿出积木。就这样,丁丁可以拿到的积木越来越多,每当我们把多块积木块陈列在桌子上后,我也同他一起搭积木,但不会试图拿取他面前的积木,更不会把积木搭到他的积木上。由于课上使用的玩具都是由我来控制的,所以丁丁能够表现出一定的配合意愿,虽然每次都难以超过20秒,但每当他可以接受和我一起玩15秒时,我都会奖励他,给他吃一颗他最爱的“好多鱼饼干。

微信图片_202306130950145_副本.png

当丁丁能够接受同我一起玩积木长达两分钟后,我开始将积木混合,既有他自己获得的,又有我给出的。这样当我们再次搭积木时,我尝试拿取放在他面前的积木块。让我惊喜的是,丁丁并没有出现尖叫哭闹的行为,他只是停下手中的动作,默默看了我一会儿,又确定桌子上还有充足的积木后,就继续搭他的大房子了。丁丁的进步惊人,让我很高兴,但我并不急着更换目标。后来,我们又进行了3天这样的练习,他每次都能接受同我一起玩积木。接下来,就是从他的手中要回积木了。我请他帮我从桌子上拿一块积木给我,起初他并不理会我,只是用手臂挡住我的方向,我知道他是担心我会抢走他的玩具。我在后来也了解到是家长错误的干预方式,让孩子有了过度的防范和保护意识。从孩子手中抢夺玩具是最错误的行为,我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愿意听从指令,并且知道玩具暂时消失后,在以后的学习中还有可能得到。由于前期的训练,我就把积木作为强化。对丁丁而言,在老师这里积木不是永远消失的,所以在我的辅助下他接受了将积木给我这个结果,并且在短暂的停顿后,继续之前的活动。

微信图片_202306130950147_副本.png

在此基础上,我将积木更换为他更喜欢的彩虹套塔。这一次,彩虹套塔由他来控制,每当他套好一个后,就要分享给我一个。最初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当他给我一个套圈,我就会奖励他吃一颗“好多鱼”饼干。经过多次练习,丁丁配合的意愿越来越强。在此基础上,我开始逐步实施间歇强化,进行两轮游戏强化一次,直至最后套完整个彩虹套塔才给强化。

后来,我又更换了插蘑菇钉、穿珠子等孩子喜爱的玩具,他的配合意愿越来越高。此时,我开始考虑是否让他进行参与人员的泛化。我首先选择了参与人员的泛化,我邀请其他老师与丁丁一同玩玩具。让我高兴的是,他的表现,同与我互动时相差不大,既能够安稳等待轮到自己游戏,又能保持平稳的情绪不发脾气。他的变化让我感到欣慰,也让家长看到了希望。接下来,丁丁的任务就是同小月友的互动了。我知道还会面临新的问题,但我有信心一定可以迎刃而解。

微信图片_202306130950149_副本.png

社交性差。是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干预时,要考虑几个问题:

①我们为小朋友设计的游戏,孩子是不是会玩?如果不会,要在家先教会了,懂得游戏规则并尝试去遵守规则,再去同其他小朋友玩。

②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有没有能力把游戏的整个过程继续下去?游戏过程的继续要参与游戏的小朋友之间互相交流,存在语言障碍(当孩子听不懂别的孩子讲的话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或者他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时候,还有很多其他影响因素会让孩子觉得进行不下去。所以,要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玩,最好从一对一开始,由大人辅助着。他能和一个小朋友好好地玩,再慢慢介绍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

③最重要是,玩的游戏是不是孩子感兴趣的?如果孩子对游戏不感兴趣,而大人硬要逼着孩子去和小朋友玩,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兴趣缺乏、玩法单一和规则理解困难,是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我们应把目光放在这些问题的改善上,帮助孩子更灵活、更有兴趣地进行游戏。

微信图片_20230613095014_副本.png

点评

本篇文章清晰地写出了如何用强化的方法去让孩子接受某种事件,家长在家庭训练中也可以用强化的方法来干预孩子。很多家长听到强化就想到了食物,然而玩具和鼓励也都是强化。我们强化的最终目的是让任务完成的本身成为强化。家长如果要效仿本文中用到的方法干预孩子,应注意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性,进而根据个体差异做适当的变动。

本文引用文献:《孤独症儿童训练个案集》  贾美香 魏青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