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初LOGO
18971089239  洪山校区 18802760731  新洲校区 18971236713  阳逻校区

咨询报名

联系人:曾老师

电 话:18971089239

联系人:王老师

电 话:18971236713

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报名

武汉心之初为您分享:发育行为儿科学中家庭功能失调的介绍

更新时间:2024-11-11 16:22:56 来源:本站作者:心之初

[导读]家庭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独特的社会系统。它不仅为个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而且提供重要的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特别重要的作用。家庭功能(family function)影响儿童的发育行为,家庭功能失调关系到儿童六大方面的影响,即社会、认知、道德、文化、情绪、体格。本节着重介绍的是家庭功能、家庭功能的相关理论、家庭功能失调及其特征。

3_副本wrh.jpg

一、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familyfunction)是衡量家庭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家庭成员身心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家庭的功能比较多,但与儿童生长发育有关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1.生存和繁衍的功能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求,保障儿童的基本人身安全和个人基本医疗服务以及其他一些物质需求。

2.养育功能满足儿童情感方面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条件,促进其体格和智力的发展。

3.教育和社会化的功能首先帮助儿童建立与家庭成员的初步联系,然后帮助其建立与外部社会网络(大家庭、同伴、学校和邻居)和整个社会的关系。

4_副本lufc.jpg

二、家庭功能的相关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依靠各成员互动而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而每个成员的行为又会反作用于整个家庭系统,带来系统的变化。家庭成员依据自己在家庭中的辈分、性别和功能与其他成员的连接形成了次系统,使家庭保持一种较为稳固的结构而行使一定功能。

社会-生态模式由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提出,该理论将人际关系分成了五套依次层叠的环境系统,这些系统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他认为家庭环境及日常家庭生活对儿童可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家庭之外的支持系统和可利用资源也很重要,同样对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此外,社会环境包括文化、所处的社会阶层、信仰贯穿于儿童的教育中,也会对儿童的发育产生间接影响,该模式是从多个侧面强调其对儿童的作用。

发育的处理模式强调发育是儿童和父母之间一系列积极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我们把这个模式和社会-生态模式结合起来,可以勾画出影响儿童发育的多种因素。

7_副本lfgekfn.jpg

三、家庭功能失调

家庭功能失调意味着家庭中缺乏某些必要的元素,常见的家庭功能失调有以下几种:

(一)生存和繁衍功能失调

1.缺乏安全保护或过度保护缺乏安全保护是最常见的家庭功能失调,包括父母没有为儿童提供安全的环境(如远离有毒物品和有害物)和父母虐待小孩。父母虐待会对儿童躯体和精神同时造成伤害,儿童可能出现骨折、脑损伤、失明、烫伤等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的躯体损害。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在短期内表现为抑郁、焦虑、退缩、攻击行为、社会适应不良、技能障碍,长期后果则包括形成边缘型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出现违法犯罪、自我损害以及精神发育迟滞等现象。

过度保护的父母通常表现为对躯体功能和潜在健康危害过分关注,有时几乎到了疑病症的程度。他们担心孩子的健康,对孩子的每一个微小的躯体不适或变化都会寻求医疗帮助。这种父母多数生长于过度保护的环境中,往往有潜在的焦虑素质,他们的过度保护使他们与儿童紧密联系在一起,儿童成为了他们的感情寄托,容易造成孩子被动、退缩、胆小怕事的性格,出现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化不足等问题。

2.喂养不足或喂养过度 喂养不足的原因可能是贫穷、食物选择不当或喂养方法有问题,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严重者会发生死亡。

喂养过度的直接后果是肥胖,儿童过于肥胖除了会过早地引起一些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还会导致儿童遭到周围儿童的嘲笑,从而使他们出现自尊心下降和退缩等行为问题。

3.无家可归或多家居住无家可归是指儿童因为家庭的整体性受到破坏、家庭生活被扰乱或家庭关系支离破碎等原因而无处可去,缺乏生存的基本条件,很难得到正常的养育和教育,这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急性应激事件,会严重损害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多家居住是指在多个家庭居住,这些儿童被称为“溜溜球”和“游荡者”。多家居住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家庭比较富有,拥有多处住所,父母忽略了在多处居住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另一种情况出现在离异家庭,父母可能为抚养权和生活费发生争执,孩子在随父住或随母住之间频繁变换。这些儿童往往不知道应该居住在哪里,应该听谁的话,有时还会被父母一方诱骗过去,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像父母博弈的筹码,儿童易出现焦虑不安、挫败、沮等情绪问题。

4.医疗忽视或医疗过度医疗忽视的原因主要是父母医疗经验匮乏或者是父母缺乏医疗动机、医疗资源不足或者对医嘱不理解。有研究调查发现不遵医嘱的行为即使是在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中也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其后果会造成儿童急性感染或其他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医疗过度,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factitious disorder imposed on another,FDIA,旧称 Munchausen syndrome by proxy ),指的是父母捏造儿童的疾病到医疗机构和相关健康保健机构寻求诊断和支持,有时夸大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在较轻的病例中,病态性使儿童逐渐相信自己的“病态儿童角色”,导致儿童罹患孟乔森综合征或轻微的疑病症、依赖行为。严重的病例甚至故意伤害被照顾者,造成被照顾者明显病态甚至死亡。

1_副本1.jpg

(二)养育功能失调

1.刺激不足或刺激过度有些家长对孩子发育和智力刺激不足,他们似乎对儿童的社会线索没有反应,意识不到儿童的情感需求,缺乏与儿童玩耍、交流以及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技巧。生活在刺激不足家庭中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行为,如智力低下、学习困难、焦虑和抑郁倾向、人格障碍、行为紊乱、伙伴关系不良、说谎等。

刺激过度在我国城市独生子女家庭里较为普遍。由于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对将来激烈竞争的准备,家长过度地刺激儿童的成长,过早地安排学习,使孩子远离无拘无束的玩耍和活动。儿童成长过快,认知能力超过应有的水平,而心理适应能力相对落后,造成能力发展不平衡。

2.不当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是一种限制性非常强的教养方式。通常,成人会强加很多规则,期望孩子能够严格遵守。他们很少向孩子解释遵守这些规则的必要性,而是经常依靠惩罚和强制性策略(如权力专断或爱的收回)迫使儿童遵从。他们往往不能敏感地觉察孩子的不同观点,而是专断支配,期望孩子把他们所说的话当作法律,并尊重他们的权威。专制型父母的孩子容易喜怒无常,大多数时间看起来不愉快、易被激怒、不友好,相对来说没有目标,对于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

放任型教养方式是一种接纳而过于宽松的教养方式。成人几乎不对孩子提出要求,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冲动,不会密切监控孩子的活动,很少对孩子的行为施加严格的控制。放任型父母的孩子尤其是男孩通常会表现出冲动和攻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自我控制,并且独立性和成就感较低。

不作为型教养方式是一种极度宽松且没有要求的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或者拒绝孩子,或者沉浸在自己的压力和问题中,以致没有太多的时间或精力投入到儿童养育中。这些父母几乎没有规则和要求,他们对孩子的需要不予理睬或不敏感。在这种教养类型下成长的孩子,在3岁时就已经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和易于发怒等外倾的问题行为。更为严重的是,在童年后期,他们往往具有破坏性,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差。此外,这些孩子经常会成为怀有敌意、自私、叛逆的青少年,缺少有意义的长远目标,他们易于实施反社会行为和违法行为。

3.教养方式不一致在有些家庭中,父亲与母亲本身的教养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他们常常因为孩子的养育问题产生矛盾和冲突。在主干型家庭中,多人参与孩子的教育。父母和祖父母两代人有着不同的成长和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会有较大差异,处理不当时,不但不能实现对孩子的良好教育,反而可能因为孩子的教育导致家庭问题。

4.家庭互动障碍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互动有三种不同的特征:和谐、脱离、卷入。和谐或有凝聚力的家庭互动是指有清楚的但可渗透的界限,允许孩子获取资源(如支持、温暖)而不破坏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自主性。脱离的家庭互动是指界限僵硬,在家庭关系方面表现为冷淡、漠不关心、不支持、情感孤独。家庭子系统间难以沟通,家庭成员功能分离,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在这种家庭中,儿童的外化问题更多。卷入式的家庭互动是指界限不清或缺乏,在关系上表现为情感纠缠、没有缝隙。在这种家庭关系中,儿童可能体验到一定程度的温暖和支持,但获取这些资源时要付出代价,包括敌意和苦恼从一个家庭子系统扩散到另一个子系统、关系被侵入、在个人和心理自主性方面明显受限。卷入式的家庭在年龄较大的儿童及青少年中表现出更多的内化症状。

5.家庭关系失调 当家庭中某两个人的关系紧张时,其中一方或双方会把注意力投向第三者,第三者则会参与到前两者的问题中来缓解两人间的压力和紧张,这就是“家庭三角关系”。

家庭中常见的一种三角关系是:母亲与孩子联合,父亲在家庭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比较疏远。这可能带来几个结果:①母亲缓解了丈夫对她的关注不够而带来的压力。②母亲多会成为孩子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而过度卷入孩子的生活,孩子多容易依赖,而缺少独立性。父亲参与更少乃至最后没有了发言权,孩子显得更加需要母亲。③夫妻之间共处时间减少,没有沟通交流、培养共同兴趣爱好的机会,距离越远。

有些家庭中,夫妻的某一方占主导地位,并且控制着家庭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其他成员要么被动地接受,要么用发泄情绪的行为规避之。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决定着家庭中的每一件事情,往往忽略其他成员的观点和情感,情感的表达往往被遮掩,家庭成员之间很少产生情感共鸣,冲突无处不在。

6. 情感功能缺陷 一方面,家庭情感功能的缺陷表现为爱的缺失。因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或是父母爱的表达不足,使得青少年产生爱的缺失感,不能充分体验到家庭的温情而关闭心扉,变得冷漠且无助。缺少了家庭情感的有力支持,青少年就会成为内心虚弱的个体,进而引发认知上的混乱,极需要到外界环境去寻求温情,需要借助于其他的人、物或事情来寻求力量,对家庭传统的依恋也因此减弱。在此情况下,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文化影响而成为边缘少年。

另一方面,家庭情感功能的缺陷表现为爱得过度。这种现象多发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优越地位。父母在物质、精神、生活上对子女有求必应,为子女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照料。久而久之,因一切来得太过容易,孩子就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这种溺爱的教育方式,使子女没有学会爱,不会爱别人,甚至变得冷漠和自私,不会移情,不会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造成生活中的低能。

7.性虐待或乱伦 几代人之间如果不能保持性的界限,容易出现性虐待或乱伦,引发躯体和行为症状,比如感染性传播疾病、妊娠、过分担心性行为或对性行为恐惧,不信任成年人。女孩遭受性虐待后变得依赖和退缩,男孩则容易效仿性虐待,施加给更小的孩子。

2_副本1.jpg

(三)社会化功能失调

1.家庭内部社会化不足或过度家庭内部社会化不足多由于冷漠、脱失和缺席的父母而产生。父母对子女态度冷淡的原因多种多样,如父母有精神障碍、抑郁、酒精依赖等。在这种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儿童发生发育、情感和行为问题的风险性增高,可表现为抑郁、焦虑、躯体症状、过度活跃、行为问题和情感适应不良。

家庭内部社会化过度一般出现在过度亲密和牵绊的家庭。过度亲密的先决条件包括:极度亲密的两代人、父母与其自己父母的分离和独处不足、父母的不协调、发育危机、性情多变的气质和其他一些相关因素。在这种家庭环境生活的儿童可能对正常的发育任务退缩,表现为分离焦虑的症状,这可能导致儿童回避友谊和抵抗去学校,严重者表现为焦虑障碍、抑郁和躯体化症状。

2.家庭外部社会化失控和不足在控制不足、界限不清的家庭中易出现家庭外部社会失控。在这类家庭中,儿童与外界的关系没有界限,父母的角色和管教功能不被重视,儿童不告知父母随意出人家庭,国际上这种儿童被称为“Hurried Children”。这类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管教以及合理处理家庭外部关系的能力,容易过早地陷入危险性行为、药物滥用和酒精依赖中,他们常常出现焦虑、安全感不足和不快乐,严重者可能出现抑郁、退缩和愤世嫉俗。

家庭外部社会化不足常见于孤立和保守的家庭。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往往比较害羞和社交不成熟,给人的感觉是孤独的和边缘的,如果父母阻止他们建立家庭以外的关系,他们往往会离家出走。

微信图片_20240528114340_副本.jpg

四、功能失调家庭的特征

功能失调的家庭成员往往具有共同的特征和行为模式。对于大部分功能失调的家庭来说,某些普遍性的共同特征包括:

1.当对实际有或者感觉有“特殊需要”的家庭成员表达情感时,缺乏共情、不能理解和对特定的家庭成员保持敏感性。

2.否认或者拒绝承认虐待行为,可能认为情况是正常的,甚至感觉很好,也可能是明明知道存在问题却刻意回避。

3.不恰当的自我界限或者自我界限缺失,例如,忍受不恰当的待遇,不能表达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待遇,忍受躯体、情感或性虐待。

4.不尊重他人的界限,例如,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违反重要的承诺和故意侵犯别人表达出来的界限等。

5.极端冲突,家庭成员之间打架过多或者出现非和平方式的争论。

6.由于出生次序、性别、年龄、家庭角色(母亲等)能力、社会地位等的不同,不平等、不公平地对待家庭成员,可能包括在损害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常常姑息某一个家庭成员,或者执行规则不一致。

微信图片_20240701161843.jpg

[专家提示]

家庭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功能失调通常增加儿童发生发育行为疾病的风险。

家庭功能受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如社区、学校、文化等,也与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家庭功能与儿童的发育行为密切相关。

儿童发育行为的干预中,必须有家庭的参与。